来源:大道宇宙
提要:借口?
上海从4月17日首次报告3例新冠死亡以来,至今16天已经死亡474例,死亡的直接原因全部都是“基础疾病或恶性病”,因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为0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本轮疫情上海成为中国大陆感染最多、死亡最多的城市,但是丝毫不影响网红医生的热度,和某些媒体对他的追捧。
张文宏一直在强调,老年有基础病的人,打了新冠疫苗就能预防重症和死亡。
难道说,上海这些因为“基础疾病或者恶性病”而死亡的老人,如果打了新冠疫苗就不会死了?
如果这个逻辑成立,岂不是说,新冠疫苗还有治疗“基础疾病或者恶性病”的功能?
显而易见,这个逻辑不成立。这种说法,不过是掩盖新冠救治水平差的借口。
1、把新冠病人死因全部归罪于基础病或恶性病是借口吗?
难道长春的老年人就没有基础病和恶性病?
- 比如,吉大一院二部承担吉林省内急危重症新冠患者救治重任,累计收治2000多人,其中60 岁以上的患者约占半数以上,高危人群占比更是高达96.8%,多伴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疾病,以及肿瘤等恶性病。二部不仅设立了肿瘤治疗专区,还有失能诊疗专区,收治生活无法自理的失能、失智及高龄患者108人。
- 比如,长春市传染病医院,累计收治3800多人,从满月的婴儿至99岁高龄的老人,60岁以上患者占比为35%,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占43%,重、中度依赖及高危因素患者占32%,失智及心理疾病患者众多,救治难度大。
但是,截止2022年5月3日,长春市本轮疫情累计确诊约25000例,现有确诊884例,其余全部治愈,0死亡。
长春市并没有把高龄有基础疾病、恶性疾病当做借口。
2、高龄、有严重基础疾病或恶性疾病的老人是新冠疫苗适用人群吗?
我们就拿2022年5月2日上海的20个死亡病例来说:
- 平均年龄83.95岁,患者合并有多种急慢性基础疾病和晚期肿瘤,包括伴全身广泛转移的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、膀胱癌、鼻咽癌以及急性心肌梗死、冠心病、心功能不全、高血压3级(极高危)、创伤性硬膜下出血伴癫痫、阿尔兹海默症、糖尿病、自身免疫性肝病等。
请问张文宏,有哪个医生敢打包票,保证这些病人可以承受两针或是三针新冠疫苗的副作用,而不会出任何问题?
实际上,大多数决定不打新冠疫苗的老人,本身就是疫苗高危人群;而愿意打三针新冠疫苗的人,本来就是体质比较好的老人。
因此,打了新冠疫苗的老人重症或死亡少,不能证明都是疫苗的功效。张文宏医生可能不懂,统计学上这叫“幸存者偏差”。
实际上,这还是在为上海新冠的高死亡找借口。
作为一个医生,绝不能夸大任何一个药物的作用,而忽视其副作用和适用范围。
张文宏说过很多违反基本医学原则的话。比如,2021年3月24日,张文宏就说:“接种疫苗,预防新冠肺炎死亡可以达到100%。”
当然了,还远远不止这些。
他蛮横的说,不管你同意不同意,美国就是比中国发达;我们的口罩、防护服都是美国的;美国检测能力远远高于中国;美国的体制很容易应对新冠疫情;美国医疗技术全球最高;插管有些85岁的就不要插了,美国新冠死掉的老年人不影响国家的整体寿命;隔离防疫要死人的,美国不隔离救了更多人;拼命打疫苗才能开放,开放的国家才是强大的国家……
他一直强调,“疫苗群体免疫”加“西方特效药”才是最终的方案。
2021年2月13日凌晨微博
![]() |
2022年3月24日凌晨微博
![]() |
2022年3月24日凌晨,张文宏仍然在微博信心满满的说“新药已经落地”、“疫苗三针加强有效”、“绝不肯走抗疫回头路”。
2022年4月24日,上海本轮疫情死亡已达87例且还在剧增,张文宏再次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发声,对上海的重症救治工作进行了一番自夸,并把病例的死亡原因认定为高龄、基础疾病、没打疫苗。
张文宏只字不提中医药的作用,也不提张伯礼、张炜主持制定的《上海市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工作专家共识》。
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本轮疫情上海成为中国大陆感染最多、死亡最多的城市,张文宏不能说没有责任。
实际上,2020年初,张文宏负责的上海的新冠救治,水平也落后于全国,死亡率高达浙江的13倍,是中医药帮助才大大降低了死亡率。
但是,从论文写作不规范,到疫情防控中的错误言论,到新冠救治的高死亡,一个人从不认错,还持续跳出来吹嘘自己,为错误找借口,实在让人无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