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年全国的“两会”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总理向全国人大做政府工作报告,全国人大对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后再向全国人民发布最终版本。
这其实和公司总经理向董事会做工作报告是一回事,先总结去年的工作成绩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再提出今年的目标、计划等,董事会通过后再执行。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改动之处多达92处,有些改动令人震惊!
笔者仔细研读了总理现场报告版本和全国人民审议后发布的版本,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,具体如下。
疫情防控(1处):
增加“更好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”;
确保粮食安全(2处):
增加“继续做好能源、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”、“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”;
防范化解重大风险(3处):
“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防处置工作”改为“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”,增加“发挥存款保险制度和行业保障基金的作用”和“有效应对外部冲击”;
税费支持政策(1处):“大力改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”改为“大力改进因增值税税制设计类似于先缴后退的留抵退税制度”;
就业举措(3处):
“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、年龄等就业歧视”改为“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、年龄、学历等就业歧视”,增加“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”、“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”;
提升科技创新能力(3处):
“发挥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”改为“加强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”,增加“发挥好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”、“弘扬科学家精神”;
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(1处):
增加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”;
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(1处):
增加“大力推进智能制造”;
促进数字经济发展(3处):
增加“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”、“培育数据要素市场”、“提高应用能力”;
积极扩大有效投资(1处):
“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”改为“加快城市燃气管道、给排水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”;
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(改动较大):
“促进东、中、西和东北协调发展”改为“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,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,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,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”;
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(2处):
增加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”、“节约集约用地”;
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(4处):增加“优化粮食结构”、“支持黄河流域发展节水农业、旱作农业”、“加快发展现代化设施种养业”、“支持棉花、甘蔗等生产”;
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(1处):
增加“大力实施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”;
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(3处):
增加“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”、“壮大县域经济”、“强化规划引领”;
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(3处):
增加“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”、“强化交通和建筑节能”、“发展绿色金融”;
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(7处):
“规范民办教育发展”改为“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”,
增加“发展现代职业教育”、“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”、“优化高等教育布局”、“发展在线教育”、“完善终身学习体系”、“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”;
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(6处):
“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、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”改为“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、癌症等慢性病和肺结核、肝炎等传染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”,
“深化公立医院改革”改为“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”,
“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”改为“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”;
增加“促进医防协同”、“坚持中西医并重”、“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待遇保障与激励政策”
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(改动很大):
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,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、助餐助洁、康复护理等服务,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,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”,改为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。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,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、助餐助洁、康复护理等服务,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,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,创新发展老年教育,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”;
“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,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,发展普惠托育服务,减轻家庭养育负担” ,改为 “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,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,多渠道发展普惠托育服务,减轻家庭生育、养育、教育负担”;
“强化未成年人保护”改为“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心理健康教育”;
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(4处):
增加“支持文化产业发展”、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、“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”、“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”;
国防和军队建设(1处):
增加“深入开展“双拥”活动”;
港澳台(1处):
“支持港澳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”改为“支持港澳防控疫情、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”;
全国人大审议的改动之处,有的是在用词方面(更精准),有的是进行补充(完善),有的是大段修改,有的地方在笔者看来是原则性、方向性方面进行修补。
比如:在“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”版块,全国人大修改后增加了“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”,这个就是方向性的修补。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,也是习总书记一直以来所强调的。
再比如:在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”版块,全国人大修改后增加了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,这个也是方向性的修补。文化自信、文化复兴也是习总书记一直以来在各个场合多次强调并号召的。
还比如:在“常态化疫情防控”方面,全国人大修改后增加了“更好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”,这个可以说是原则性方向的修补。
关于这点笔者读完总理做得现场报告后,在读者群里就指出来了,指出在疫情防控中不提中医药是不合适的,这是原则性、方向性、立场性的……


正是党中央的正确决策,中医药全面参与新冠疫情防控,2020年在没有疫苗、没用新冠治疗药物(西医)的情形下,我们奇迹般地控制住了疫情,打赢了这关键一役。
尽管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独特的作用,但是媒体基本不宣传,几个网红专家公开场合从不来不提。
尽管战胜疫情后,中医药的代表人物张伯礼院士获得了人民英雄勋章,但是反应伟大抗疫斗争的电影《中国医生》不仅没有正面宣传中医药,还拐弯抹角的抹黑中医药。
尽管中医药对新冠病毒的显著疗效在中国大陆被无数次证明了,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迎接大陆专家组时明确提到大陆有效抗疫经验——中医药,但是香港至今为止没有让中医药全面参与防控。
尽管……,总理做得现场版报告中,还是忽略了“中医药”,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中不提“中医药”……是何原因?
不过,代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意志的全国人大做了弥补,在最终版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上“更好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”。
坚持真理,坚持实事就是,坚持人民至上,无往不胜!
现场版报告(需要的自己保存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